本报讯(记者 高枝)监控摄像头进入普通家庭,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信息安全隐患。智能时代,谁来守护“私人数据”,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呼吁,要进一步加强视频监控信息安全,迅速搭建起我国自主可控的安防监控系统产业链,将国家标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让一些被入侵、劫持的“失控摄像头”全程可控。
智能摄像头、智能家电、智能安防……家居智能化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未来感”。去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辉煌中国》中报道:“中国已经建设了全世界最大的视频监控联网,视频摄像头超过2000万个”。然而另一方面,摄像头的入侵、劫持和非法信息销售已经形成产业链,其影响不仅限于隐私泄露,还正在向刑事案件乃至国防安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商业办公机密等领域蔓延。邓中翰谈到,中央和各级部门已经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去年11月,由公安部牵头制定的GB35114-2017《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GB35114国家标准)发布,这是国内外第一个关于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方面的纯技术类标准,对推动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意义重大。
为了让视频监控更好地为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保障,邓中翰建议,要将国家标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整体提升我国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首先要设立组织机构,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市场机制引导等方面开展工作,强化各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意识,梳理视频监控安全要求,以立法、行政文件等方式明确GB35114国家标准的执行范围、安全等级和管理措施,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其次,要设立考核目标,尽快完成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执行GB35114国家标准的技术指导方案编制工作,明确国家战略性行业要强制执行国家标准。同时,要对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科研项目予以支持,鼓励技术、产品、应用和市场模式等领域的创新。
邓中翰提出,应鼓励和支持国内视频监控、信息安全、行业应用等领域的企业协调行动,围绕GB35114国家标准,建立从加密算法、芯片、产品、应用系统和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创新生态体系,引导生态链的每个环节均衡发展和利益共享,以市场机制推动标准的快速普遍应用,并通过工程检测等手段杜绝不符合标准产品在相关领域的销售和使用,搭建我国自主可控的安防监控系统产业链。
声明:本文来自北京日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士冗科技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service@expsh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