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举行“浙里春风•法护‘未’来”—青少年“网络观”课堂新闻发布会,并现场发布《监护人(家长)正确使用互联网青少年模式的行为指引》。

一、主旨及目的

为充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促进青少年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健康用网,充分发挥互联网青少年保护模式的应用效果,同时,提高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自身网络素养,切实担负起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二、充分认识青少年模式的价值、必要性

青少年模式是指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专门面向青少年使用,覆盖互联网智能终端、互联网应用程序等的网络保护模式。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应着力进行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积极主动进行青少年网络保护,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使用网络的价值和意义,赋予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权利。青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也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的重要力量。面对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与潜在风险,启用青少年保护模式是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预防网络沉迷、防止过度消费的重要手段,青少年保护模式旨在过滤不良信息、限制使用时长、保护隐私安全,对青少年的网络生活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保护作用,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三、知悉明了青少年模式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应知悉明了互联网软、硬件设备、应用的青少年模式一般具有以下功能和作用:

内容过滤与分级:青少年模式通过内置的内容过滤系统,能够有效屏蔽或限制访问含有暴力、色情、赌博、毒品等不良信息的网站、应用、视频、游戏等内容,确保青少年接触到的是适宜其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健康内容。这种内容分级与过滤机制有助于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维护其心理健康。

使用时长限制:青少年模式通常会设定每日或每周的使用时长上限,防止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生活和健康。青少年模式中定时锁定、夜间禁用等功能有助于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障充足的休息和户外活动时间,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隐私保护:青少年模式通常会强化隐私保护措施,限制或禁止应用获取、使用、分享青少年的个人信息,如位置信息、通讯录、照片等。此外,还会限制社交功能,如禁止陌生人私信、限制公开个人动态等,降低青少年在网络中遭受欺凌、骚扰、诈骗等风险,保护其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隐私。

消费管理限制:青少年模式通常会设置消费限制,如单次消费限额、每日消费限额、禁止未经家长同意的自动扣费等,防止青少年在网络游戏、直播打赏、虚拟商品购买等方面过度消费,保护家庭财产安全,培养青少年理性消费观念。

家长监控与引导:青少年模式通常会提供家长监控功能,如查看使用记录、设置权限、远程管理等,使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同时,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设定规则、讨论网络行为、分享网络安全知识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与引导,培养孩子的网络素养。

四、优先选用具有良好青少年模式体验的硬件设备和应用程序

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在为青少年选购、下载互联网智能终端和应用程序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智能终端设备、应用程序是否提供了青少年模式的功能、服务,建议优先选用内容过滤、时长控制、隐私保护、消费管理、家长监控与引导等青少年模式基本功能体验良好的设备和应用。

在购买新设备时,将青少年模式功能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优先选择知名品牌,其设备通常更注重青少年保护功能的开发与优化。对比不同设备的青少年模式功能细节,如时间管理的灵活性、内容过滤的精准度、隐私保护的全面性等,选择最适合青少年使用需求的设备。

在下载应用时,优先选择官方商店推荐的、用户评价较高的、明确标注具备青少年模式的应用。查看应用的更新记录,选择持续更新、优化青少年模式功能的软件。对于游戏、社交、视频等可能涉及较多青少年使用的内容类应用,尤其要关注其青少年模式的完善程度。

五、熟悉掌握青少年模式的开启、退出方法

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硬件设备和应用程序前,应熟悉掌握青少年模式的开启和退出方法,按照设备或软件的用户手册、帮助中心等指引,为青少年使用的设备或软件开启保护模式,确保设置与青少年年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限制等级。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一般可通过开机提醒、桌面图标、系统设置等多种方式进入青少年模式。相关智能终端提供者、应用程序提供者应确保青少年模式入口在固定位置、便捷易寻,满足监护人(家长)和青少年用户一键进入或切换。从青少年模式退出时,监护人(家长)应进行验证同意,监护人(家长)可基于认证机制,自行选择密码、指纹、人脸等识别方式进行单一或复合验证。

举例:

1.微信青少年模式:

– 进入微信设置,找到青少年模式选项,按照提示开启,并设置监护人权限。

– 可邀请监护人,设置使用时间、允许访问的应用或内容范围。

2. QQ青少年模式:

– 打开QQ设置 > 通用 > 模式选择,点击青少年模式并按指示开启。

– 设置内容过滤、好友关系限制,并可选择是否需要手机密保验证修改模式。

3.其他应用( 如快手、抖音、支付宝等):

– 通常在应用内设置菜单中寻找青少年模式选项,开启并按照向导设置限制条件。

4.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 进入设备设置 > 高级设置/家长控制,查找青少年模式或学生模式设置。

– 开启时设置密码,定义使用规则;退出时同样需要输入密码。

退出青少年模式

– 大部分应用要求输入事先设定的密码或通过已设置的监护人权限来关闭青少年模式。

– 若忘记密码,通常需要通过监护人账号或联系客服进行重置。

若遇到技术难题,可查阅官方帮助文档、用户手册或直接联系应用客服获取帮助。

六、青少年模式中使用时长限制的设定

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应根据青少年学习、生活规律,合理设定每日及每周的网络使用时长上限,避免过度使用影响身心健康。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在开启青少年模式时,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提供差异化使用时长的管理设定,当超过每日使用时限,后台自动关闭除特定必要应用程序和家长自定义豁免的应用程序之外的其他应用程序。

七、青少年模式中下载安装功能、使用功能限制的设定

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应在青少年模式中对青少年使用可能危害其身心健康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预先功能使用限制,同时可设置应用下载权限,仅允许安装经过监护人(家长)审核的应用程序。不满12周岁的青少年下载、安装应用程序时,需经监护人(家长)同意;对于可能引发青少年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青少年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用程序,监护人(家长)不应允许下载、安装。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下载、安装教育、益智、科普、读书、音乐、体育等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用程序时,监护人(家长)可在青少年模式中设定允许下载、安装。在未经监护人(家长)同意前,应在青少年模式中设定禁止通过外链下载应用程序。

八、青少年隐私保护功能的设定

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在青少年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应用程序时,应注意启用隐私保护功能,限制青少年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与分享,禁止未经监护人同意的隐私权限请求。在未经监护人(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注意关闭位置共享、摄像头、麦克风等敏感权限,注意关闭陌生人私信功能等。

九、消费管理功能的设定

青少年的监护人(家长)在青少年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应用程序时,应注意开启未成年人账户的消费限制,严格落实青少年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设定合理的单次及每月消费限额,关闭未经监护人同意的自动扣费、内购等功能,定期查看消费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消费。

十、及时对青少年用网情况进行监控、引导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在未成年人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应用程序时,应定期通过终端设备系统或应用程序提供的家长监控功能,查看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情况,包括浏览历史、应用使用时间、消费充值记录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更好监督引导未成年人用户上网行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应定期检查青少年保护模式的设置是否有效,根据未成年人的成长变化适时调整相关设定,关注设备与应用程序的更新通知,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确保保护模式功能的正常运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应向未成年人解释保护模式的设置目的,引导他们理解并接受网络使用规则,通过日常对话、案例分享等方式,教育他们识别网络风险,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声明:本文来自杭州互联网法院,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士冗科技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service@expsh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