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并取得了重要成效。“十三五”末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成,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实现各级平台联通全覆盖,平台在强化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应用系统数据集成和业务协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卫生健康行业大力推进数字健康新基建,催生了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应用新业态,提出了卫生健康行业优质资源下沉、区域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多机构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成为实现和适应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支撑,如何推进平台建设和发展成为新的时代命题。本文聚焦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趋势要求,结合近些年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经验,进一步研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要素构成,以期为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发展沿革

1.1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提出

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通过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等条线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同年,原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明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最初主要是以完成城市区域内各系统间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为目的的。

1.2 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到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功能拓展

2013年11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完整体系架构设计,即全面统筹建设以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3大数据库为基础,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6大业务应用为重点,国家、省、地市和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为枢纽,居民健康卡为载体,信息标准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关键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工程,简称“4631-2”框架。至此,形成了以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平台作为卫生信息枢纽的总体框架。

1.3 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应用转变

2018年正式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政府职能设置上完全体现健康中国建设理念,将人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依托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部分省市也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居民健康信息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等新服务模式。面对大卫生、大健康的使命要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需要在行业内应用深化、行业外服务协同、居民健康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定义

2.1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入 2.0 时代

如果将上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视为平台1.0,则可以将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视为平台2.0。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平台1.0时代偏重技术视角,强调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平台等技术手段完成信息资源的汇聚和数据分析;平台2.0时代则更偏重应用场景视角通过平台建设构建数字健康底座,以场景作为切口带动医疗协同、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等多用户、跨机构的应用深化。二者的定位与应用对比见表1。

表1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0与2.0的定位与应用对比

从微观角度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是实现卫生健康行业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进行内跨、横跨、纵跨等业务协同的重要信息枢纽;从中观角度看,是卫生健康行业实施数字中国建设要求,实现行业整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从宏观角度看,是卫生健康行业积极加入国家创新体系,激活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在新一代科技革命中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卫生健康行业要充分利用平台具有的天然资源聚集属性和数字创新等的技术禀赋,链接医药械以及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第三方服务等健康产业相关方,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人工智能辅助新药研发、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药械创新科研等健康生态级应用。

2.2 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定义及建设内涵

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是在多种数字技术演进迭代并通过在卫生健康行业深度应用的背景下,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各专业条线完成流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面对跨机构、跨专业、跨层级、跨地域,以及多主体、多场景融合应用的客观要求下,从整体视角进行新一轮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优势互补、深层业务协同、服务健康生态的重要能力载体。所以,需要从不同角度关注其建设内涵。首先,要从政策设计和业务驱动看平台。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是实现国家数字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卫生健康行业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工具,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能代替体系、模式和管理的创新,需要在组织机制、行业协同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完善。其次,要从体系建设看平台。技术性平台、垂直管理业务系统、紧密型医共体平台、互联网服务监管平台等,都是平台体系建设、集成的重要组成,强调一体化、统筹化建设,而不能用一个无所不能的单一平台代替所有。最后,要从动态发展看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不同技术和业务阶段、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进度和不同程度的建设呈现,不宜简单作出“是不是”信息平台、最好信息平台、完整的信息平台等判断和评价,需要随着数字健康的深入和平台应用功能的扩充,不断优化完善。

3 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重点要素

本文从业务与技术、信息技术与数据技术、基础的稳定性与动态弹性等方面,提出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体系建设的重点要素,简要概括为“一个底座、三个基本特征、四个象限技术能力、四个维度业务设计”。重点要素构成及相互关系见图1。

图 1 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要素构成示意

3.1 一个底座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发展是支撑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底座,由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推进建设,面对卫生健康事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以数字化支撑驱动各级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体系以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各类应用为结构框架,通过国家和省两级部署,支撑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

3.2 三个基本特征

3.2.1 基础性

主要表现在点线联通和数据管理的基础能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行政业务管理机构)的重要行业通道,是医保、商保、医药与卫生健康行业联通的主要渠道。由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是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和载体,对数据一致性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主数据管理、数字资源与数据资产管理的基础能力需要被足够重视。

3.2.2 融合性

主要体现在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几个方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需求设计期间体现出多专业、多机构融合的业务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技术与业务融合性;在系统使用和决策分析过程中,数据与业务进行充分融合,形成大量的业务模型、业务规则,这是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可贵的隐形知识资产。此外,也要加强业管技融合和应用,提升平台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3.2.3 弹性

弹性是平台的重要属性。基础环境的弹性可以通过云技术、分布式部署等技术架构实现,也要注意基础环境对新技术的采纳使用弹性。业务系统的弹性主要体现在业务应用与平台之间有进有出、基础依赖和业务个性化的关系,平台建设主要是沉淀“共”性服务、促进“跨”类应用,平台要能提供不同耦合要求系统的集成能力,不依托平台建设的应用需要在平台完成相关服务及资源使用与注册。在平台上孵化的相关应用,待业务成熟、应用稳定后,可以成为使用平台共性服务、业务独立的应用系统,以提高平台效率,减少平台厚重感。

3.3 四个象限技术能力

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是在信息化基础上迭代发展、附加数据治理能力升级完善的。在夯实基础环境能力、数据交换采集能力和标准应用能力等信息技术基础上,也要面对数据资源构建、流通、使用等全流程全周期管理,重视发挥数字要素作用。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技术象限见图2。

图 2 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技术象限

第一象限主要体现卫生健康内部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网络联通覆盖,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及系统有效接入。第二象限加强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多系统集成等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形成跨部门、多用户等系统应用。第三象限通过行业内部进行数据治理,深化数据高质量获得、分析、挖掘,并通过算法模型等规范业务及智能化应用。第四象限聚焦数据要素化的相关能力,加强数据的多元治理、流通、使用、价值体现等环节管理。

3.4 四个维度业务设计

3.4.1 业务协同是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

卫生健康行业在提供公共服务时,需要在以机构职能为基础、以分工和专业化为特征的基础上,与医保、医药、科技创新等完成更高频次和更深程度的互动。有研究表明,协同关系可以分为几种工作模式,如基于政策或指令达成的协同模式、按照服务要素的互补和耦合的协作依存模式,以及协同主体基于共同目标和合作意愿的网络式协同模式。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不同协同模式中面临责权利交织和职能设计问题,这是平台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数字技术具有扁平化、网络化、在线化、复用化等特点,可以按照不同协同模式加以利用,用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和协同发展。

3.4.2 便民惠医是平台建设的价值体现

面向居民及患者个人,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卫生健康服务更加便利、医患沟通更加有效,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卫生健康服务格局,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对于平台使用的获得感,通过数据模型、算法模型等赋能卫生健康行业,解决医疗卫生人力短缺、缓解信息资源匮乏等问题,提供更为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3.4.3 政务服务是落实数字政府建设要求的重要环节

信息技术在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的“赋能效应”,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卫生健康政务服务等。还要注意到,智慧政务服务重塑整合过程中出现了从关注业务效率到关注服务“人”本身的转变,平台的政务服务要体现技术服务于人、效率服务于人,这既是政务服务的价值起点,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公共价值所在。

3.4.4 生态发展是“共建共享共治”的重要布局和具体体现

医疗卫生数据是数据蓝海,数字健康生态建设需要充分理解、分析并利用好数字中国发展要求,和各类数字健康互补者共同打造有效率的共建生态,共同构建有效果的数字治理体系,以促进数据合规共享应用为主线,建设数据资源安全共享和产业发展创新应用,充分利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要素,推动数据要素在健康保险、新药研发、数字疗法等领域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4 结束语

数字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发展不只是技术性问题,更是战略性、实践性的设计,必须紧贴时代需求,把握重点要素,持续推进应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价值将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技术能力视角看,数字时代技术、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平台在聚集数据资源、共享技术能力、规范业务要求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业务能力视角看,可以利用平台固化业务规则、共享知识管理、扁平化业务协同等特点,赋能医疗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也可以快速完成基于平台的新应用和数据要素的聚集使用。从整体视角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将作为国家数字战略和卫生健康行业最重要的基础环境,有效实现省市县不同区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联(共)体等内外部的业务协同,统筹实现与医药、医保、商保等数据共享,强化与大健康生态各主体间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能力优势互补,切实落实《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要求,为实现人民健康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4年6月第21卷第3期,徐向东、吴士勇)

声明:本文来自HIT专家网官微,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士冗科技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service@expshell.com。